English

“写”了十年的绿色提案

2000-05-15 来源:生活时报 吴中雪 我有话说

今年初,一份题为《关于扶贫攻坚必须与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推进的建议》的提案,引起了广西各界的高度重视。

随着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尖锐,毁林开荒更加重了石山地区的水土流失,“越垦越穷,越穷越垦”的恶性循环使得广西石漠化面积已高达47000平方公里。广西75%的贫困人口居住在石山地区,在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下,群众缺粮、缺水、缺柴,生活极为贫困。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不可能都用异地搬迁的方式来脱贫。那么,有什么办法能使石山变绿,改善生态环境,改变生存条件,实现可持续发展呢?

石山造林,关键是树种。民建的提案介绍了百色地区生态脱贫示范区种值任豆树的经验:任豆树生命力极强,在石头缝中都能成活,很适宜在石山生长;任豆树生长迅速,三年即基本郁闭成林,能保持土壤,涵养水源;它枝条萌芽力强,砍伐后能迅速萌生出新枝;它的干可作木材,枝可作燃料,叶可作饲料,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。提案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石山区推广任豆树。

九十年代初,民建广西区委参与扶贫攻坚战。副主委李敏率专家学者深入石山区实地考察,亲眼看到自然环境的恶化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。为解决石漠化问题,民建接受林业专家的建议,试行推广种植任豆树。1994年,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,提出了生态扶贫的理念,并主张以任豆树为绿化石山的“先锋树种”。中科院张新时院士等10位森林生态学专家对此进行了周密论证,认为具有“科学性、针对性和可行性”,建议“纳入广西石山区林业和扶贫开发规划”。1995年,经自治区统战部的牵线搭桥,南京爱德基金会无偿提供5万元资金,由民建广西区委会在平果县先行试点。次年基金会派员验收,结果证明了用任豆树在石山区造林的优越性。紧接着,爱德基金会又无偿资助304万元,由民建广西区委负责实施生态脱贫项目一期工程(1997—1998年),在百色地区三个县种植16万亩任豆树。这一项目使得山区18088户农民受益,昔日光秃秃的石头山上,奇迹般地“钻”出了一簇簇绿色,任豆树苗两三年就“窜”到3米多高,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凸现。今年,爱德基金会决定再次无偿资助82.4万马克(约350万元人民币),实施生态脱贫第二期工程,种植12万亩任豆树、竹子混交林,建立4个生态村。

十年实践,使得民建广西区委在扶贫攻坚和环境保护这一课题上拥有了发言权。无怪乎他们说:“这份提案我们‘写’了十年,是民建集体智慧的结晶。”

图为有关人士对广西生态脱贫工程进行实地考察,仅仅几年工夫,昔日光秃秃的石头山已被郁郁葱葱的任豆树覆盖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